各有关单位:
根据《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修订)》规定,结合年度工作安排,现启动2024年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
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的初心,围绕强声学与声学效应、多模态影像监控与智能精准治疗、超声治疗临床研究与大数据三个研究方向,实现“聚焦超声治疗让数百万肿瘤和非肿瘤疾病患者受益”的使命,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二、资助研究领域
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拟优先资助以下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一:强声学与声学效应
指南题目1:超声透药促进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新策略与机制研究
以组织器官再生修复过程中的动态演变及调控网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药物联合聚焦超声治疗组织器官损伤后再生修复的生物学效应;研发并建立药物联合聚焦超声等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新方法和新策略;阐释损伤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分子基础与关键调控机制;在解码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药物联合超声促进重要组织和器官再生修复的有序调控与干预新策略,为后续临床推广奠定基础。
指南题目2:超声组织损毁术在治疗晚期顽固性转移肝癌中的应用
开展利用超声组织损毁术对晚期顽固性转移肝癌实施机械消融的应用研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该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相应的生物效应,对比热消融的肿瘤转归;拟开展临床I期试验,初步探索该技术的效果,为超声组织损毁治疗技术在肝癌的临床应用转化提供系统的干预新思路。
指南题目3:经颅聚焦超声打开血脑屏障的医学临床应用转化与相关基础研究
开展低频低强度经颅聚焦超声打开血脑屏障、促进药物扩散、消融脑部肿瘤的效应研究,建立超声剂量、微泡浓度与血脑屏障开放、脑组织损伤间的量效关系,确定病灶精准定位的操作流程,探讨经颅超声辐照对脑肿瘤微环境的影响,通过动物模型研究超声作用机制,为经颅超声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转化和相关基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与实验证据。
指南题目4:中低强度超声肿瘤治疗中的生物学效应与机制研究
针对中低强度超声辅助肿瘤抑制的治疗方向,开展对超声治疗的生物效应、物理效应和系统研究,评估超声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空化效应等的量效关系,解析相关效应背后动物、细胞、亚细胞及分子层面的超声作用机制及应用于临床中的治疗机理,弥补基础机制研究方面的空白,为临床研究提供可能的超声剂量及治疗方案。
指南题目5:基于强声学条件的新型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面向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对新型碳材料的应用需求,基于强声学条件开展新型碳材料的制备研究,探明强声学条件对碳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阐明其物理或化学作用机制。基于所制备的新型碳材料,开展燃料电池电极高体积活性催化剂、高耐久性碳载体等应用研究。
指南题目6:聚焦超声对外周神经损伤作用和机制的基础研究
研究聚焦超声对外周神经损伤后的神经解剖、病理生理的作用和机制,重点阐明聚焦超声对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修复效应及机制。并对聚焦超声的声学效应相关技术参数、实施方案进行实验,为下一步聚焦超声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转化研究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新依据和思路。
研究方向二:多模态影像监控与智能精准治疗
指南题目1:微无创影像病理与数字化影像解剖相关研究
通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和宫颈癌等影像病理研究,找到影像特征与病理特征的对应关系,辅助微无创精准治疗,摸索和优化诊疗一体化方案。基于人工智能对子宫MRI和超声图像进行自动分割研究,实现三维可视化,并研究MRI与超声图像的融合与配准算法,对聚焦超声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指南题目2:聚焦超声治疗中的前沿影像策略和核心技术研究
针对临床中聚焦超声治疗对影像的需求,开展医学超声影像领域前沿信号/图像处理、超声成像算法、机器学习等方法研究,探索新方法在聚焦超声治疗的术前计划、术中引导与监控、术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以克服现有影像方法的不足,旨在让聚焦超声治疗技术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
指南题目3:基于智能化多模态影像监控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及测评方法研究
以高强度聚焦治疗超声的临床适应证为导向,重点在影像融合质量、智能三维重建、电磁兼容影响等方面开展智能化多模态影像监控技术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及测评方法研究,旨在构建智能化多模态影像监控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临床应用领域的关键质量特性测评新方法、新工具。
研究方向三:超声治疗临床研究与大数据
指南题目1:聚焦超声(热消融/机械消融/中强度聚焦超声/低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放疗、化疗、免疫等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探讨聚焦超声与放疗联合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聚焦超声对耐药的恶性实体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聚焦超声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恶性实体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指南题目2: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良性疾病术后管理、对生育力影响研究
子宫良性疾病精准化微无创诊疗长期管理方案及临床效果,聚焦超声治疗效应、转归及评价。对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第一次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后期再生育的影响:子宫结构的改变(瘢痕子宫)、心理的影响、复发时间与生育的期待的关系,尤其不同类型的子宫良性疾病手术后复发时间与期待受孕时间的关系等对生育的影响及机理。
指南题目3:聚焦超声治疗在宫颈疾病领域的全程管理及治疗浅表部位疾病的临床研究
通过聚焦超声对HPV合并各级别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的治疗效果评估,探索聚焦超声在女性下生殖道系统、耳鼻喉科、口腔科、产科及疼痛科等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转化研究和相关基础研究。为聚焦超声临床治疗有效性、安全性、临床方案完善及宫颈疾病全程管理模式构建提供可落地、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指南题目4:聚焦超声治疗乳腺良恶性肿瘤及乳腺临床适应症拓展研究
开展聚焦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消融的剂量学研究;探索聚焦超声在乳腺癌临床治疗方案中与其他治疗方式(化疗、放疗、分子靶向等)的联合作用;探索消融后疾病中远期随访转归情况,关注患者在聚焦超声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满意度,以及复发后再干预措施的选择;探索聚焦超声在其他乳腺疾病(如:肉芽肿性乳腺炎、乳痛症等)中的临床研究,形成临床方案、评价治疗效果、探索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聚焦超声治疗乳腺良恶性肿瘤提供学术证据及优化临床方案,以及为拓展聚焦超声在其他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证据。
指南题目5:基于真实世界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备工程大数据研究
基于真实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备临床应用场景,重点围绕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备可信性(可信性包含可靠性、可用性、维护性等内容)工程大数据研究,以评估临床应用环境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备按设计要求和临床方案执行的能力,为产品质量提升和临床应用方案改进提供工程大数据循证证据,同时进一步拓展真实世界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为工程大数据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
指南题目6:聚焦超声在疼痛疾病的临床效应和机制研究
开展聚焦超声技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慢性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等疼痛疾病的临床效应观察和评价(包括症状缓解、神经功能修复、病因治疗等内容),技术方案探索,治疗装备研发;初步研究聚焦超声对疼痛疾病临床效应的机制,特别是神经修复方面的机制,为聚焦超声在疼痛疾病临床应用的系统方案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打下基础,提供思路。
三、课题类别及资助强度匹配要求
(一)课题类别及期限
2024年开放课题拟受理申报开放课题重点项目(以下简称“重点项目”)、开放课题面上项目(以下简称“面上项目”)两类。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填写2024年9月1日—2027年8月31日。
(二)资助强度及经费匹配要求
(1)临床研究相关项目:重点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5万元/项,面上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2万/项,承担单位匹配经费不少于1:1。
(2)其他:重点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10万元/项,面上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5万/项,承担单位匹配经费不少于1:1。
(3)承担单位须对立项课题设立财务专账,用于完成课题及加强学科建设。
(4)本年度开放课题均实行课题经费使用“包干制”,申报时无需编制预算。
(5)因属省部级课题,课题的财务及人员须接受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及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期检查。
四、申报条件和要求
(一)面上项目申报条件
(1)具有承担科研课题或者从事相关研究的经历;
(2)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需有2名本领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4)申请人应联合实验室人员合作申报。
(二)重点项目申报条件
(1)具有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的经历;
(2)研究团队发表聚焦超声相关SCI论文至少1篇;
(3)原则上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4)申请人应联合实验室人员合作申报。
注:临床研究方向的课题申报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课题研究团队应为微无创医学相应领域的研究人员及在微无创医学临床获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合格证书”的医生。
(2)课题研究团队须由课题承担单位的临床科室主任牵头,设立专职科研助理、专职临床科研负责人。
(三)申报要求
(1)申请人下载《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申报书》《科研诚信承诺书》《经费使用“包干制”承诺书》《科研项目合作协议》等模板,按要求认真详细填写,《申报书》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三份,《科研诚信承诺书》《经费使用“包干制”承诺书》等各一份,签字盖章后报送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的电子文档(PDF和WORD)发送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备案。(邮箱:18883939267@163.com)
(2)申请人可将书面证明的研究成果作为附件附在申请书后以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但不作为申请的硬性要求。
(3)关于申报的相关要求在申请书简表和申请书中均有说明,填写时若与本指南有异议,以申请书简表和申请书具体要求为准。
(4)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开放课题,主持在研的开放课题限1项。
(5)申请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8日17点。
(四)考核指标
(1)研究方向一、二研究领域的考核指标
①重点项目公开发表SCI论文或北大核心、CSCD期刊论文不少于2篇。
②面上项目公开发表SCI论文或者北大核心、CSCD期刊论文不少于1篇。
(2)研究方向三研究领域的考核指标
①重点项目培养聚焦超声相关临床科研人员(临床型研究生)不少于2人,公开发表SCI论文或北大核心、CSCD期刊论文(含中华牌系列期刊)不少于2篇。
②面上项目培养聚焦超声相关临床科研人员(临床型研究生)不少于1人,公开发表SCI论文或者北大核心、CSCD期刊论文(含中华牌系列期刊)不少于1篇。
五、联系方式
(1)申报咨询:方媛 18883939267;
(2)课题管理、监督与投诉:聂宇贤 13883164629;023-63303353;
(3)邮寄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收件人:方媛,联系方式:18883939267,邮政编码:400016。
附件1:《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修订)》
附件2:《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书》
附件3:《科研诚信承诺书》
附件4:《经费使用“包干制”承诺书》
附件5:《科研项目合作协议》
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4年4月8日